我们会尽快处理。
牙龈健康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,然而牙龈癌的出现却给人们敲响了警钟。牙龈癌不仅会重度影响口腔功能和生活质量,若不及时发现和治疗,还会威胁生命。了解牙龈癌长什么样子,有助于我们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。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牙龈癌在不同阶段的样子及表现。

牙龈癌的基本概述
牙龈癌是发生于牙龈组织的恶性肿 瘤,在口腔癌发病率中仅次于舌癌位居第二或第三。以下牙龈发病较多,多呈溃疡型生长。它的出现会破坏牙龈及周围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,对患者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。

牙龈癌早期的样子及表现
溃疡症状:牙龈上出现边界不清、质地较硬的溃疡,大小不一,颜色可变,边缘隆起呈硬结状,表面可能覆盖白色或红色斑块、白色或灰黄色坏死组织,中央凹凸不平。普通口腔溃疡一般1 - 2周可愈合,而牙龈癌导致的溃疡超过2周仍不能愈合,持续数周甚至数月不愈合,触碰易出血,还会伴有疼痛感。这种溃疡是牙龈癌早期的重要表现之一,与普通口腔溃疡有明显区别。
异常增生或肿块:牙龈局部隆起,出现异常增生或肿块,可能呈现为结节状、菜花状、乳头状或大小不等的肉芽粒状,质地较硬,有时表面可能覆盖有坏死组织或出血点。部分患者牙龈表面可能出现白斑(黏膜白斑)或红斑(红斑狼疮样病变)。这些肿块通常伴随疼痛或不适,且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大。
牙龈其他变化:牙龈可能出现肿胀、增厚,原本光滑的牙龈变得不再光滑;牙龈颜色改变,正常牙龈一般为淡粉色或淡红色,患牙龈癌时可能变成白色、灰色、深红色、红色、暗红色或紫色等异常颜色。这些变化也是牙龈癌早期可能出现的迹象。
牙齿相关症状:可能出现无明显诱因(如刷牙、咀嚼)的牙龈出血,或牙齿突然松动、移位,类似牙周病表现,但无明确牙周感染史,这可能是肿 瘤破坏牙槽骨的表现。
疼痛情况:早期可能仅有轻微疼痛或咀嚼不适,这种轻微的症状容易被患者忽视,从而错过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时机。

牙龈癌中晚期的样子及表现
肿 瘤浸润表现:肿 瘤向深部浸润,可破坏颌骨,导致牙松动和疼痛;向后发展到磨牙后区及咽部时,可引起张口困难;向周围组织蔓延,如通过牙间隙向对侧蔓延,在外侧向龈颊沟侵犯,还可能侵犯颊黏膜、舌等。肿 瘤的浸润会重度影响口腔的正常功能和结构。
颌面部变化:面部可能出现不对称、肿胀,甚至因肿 瘤压迫出现吞咽或呼吸困难;若转移至颈部淋巴结,可能出现颈部微痛性硬块,约30% - 50%患者会出现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。这些颌面部的变化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貌,还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更大威胁。
疼痛加剧:疼痛逐渐加重并向耳部、头部放射,重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,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。

牙龈癌与其他牙龈疾病的区别
与牙龈炎或牙周炎的区别:牙龈炎或牙周炎常表现为牙龈红肿、出血,但无硬结或肿块,且通过洁牙、消炎治疗后症状可缓解。而牙龈癌的溃疡和肿块会持续进展,抗炎治疗无效。通过这些症状的对比,可以初步判断是否为牙龈癌。
与牙龈瘤的区别:牙龈瘤本质是牙龈组织增生,属于良性病变。生长速度可能几个月才长到黄豆大(怀孕期可能突然增大),摸起来像QQ糖,表面光滑,一碰就出血,多数不疼(除非发炎肿胀),CT显示边界清晰,切完复发率<10%(孕妇产后可能自愈)。而牙龈癌是恶性肿 瘤,1 - 2个月就能长到蚕豆大小,后期疯长挡不住,硬得像石头,边缘不规则,可能伴随口臭,持续性钝痛 + 牙齿松动,晚期连耳朵都疼,X光片见骨质破坏,必须做病理活检。通过这些详细的对比,可以更正确地区分牙龈癌和牙龈瘤。

牙龈癌的风险因素与建议
风险因素:长期吸烟、饮酒;口腔卫生不良,有慢性牙龈炎、牙结石等炎症反复刺激牙龈;佩戴不合适的假牙,长期摩擦牙龈;HPV感染。了解这些风险因素,有助于我们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。
建议:定期进行口腔检查,尤其是有吸烟、饮酒习惯或家族史者,建议每年1 - 2次专科检查。保持口腔卫生,正确刷牙、使用牙线,减少炎症刺激。警惕异常症状,若牙龈溃疡超过2周未愈,或出现不明出血、肿块、牙齿不明原因松动等情况,需及时就医进行活检或影像学检查(如CT、MRI)。通过这些建议,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早期发现牙龈癌。

热门搜索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