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特别多人想通过牙齿正畸来改善牙齿状况,但又担心正畸会带来可怕的后遗症。牙齿正畸后遗症确实涵盖了牙牙周、咬合关节及面部外观等多方面问题。不过,大家也不必过于担忧,只要在正畸前与医生充分沟通,了解风险和注意事项,选择经验多的正畸医生,治疗过程中积极配合并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,就能降低后遗症发生的可能性。

常见牙齿正畸后遗症解析
牙齿正畸可能会带来多种常见的后遗症,其中牙牙周问题较为突出。在正畸过程中,牙齿松动是较为普遍的现象。由于牙根周围牙槽骨改建,牙齿会有一定程度松动,一般这种松动是暂时的,正畸完成后会逐渐修复。然而,部分人因牙根吸收过度,牙齿会明显松动,进而影响咀嚼功能。牙根吸收也是正畸时可能出现的问题,若施加力量过大或不当,就可能导致牙根吸收,这会影响牙齿的稳定性和寿命。
牙齿龋坏同样不容忽视,牙齿粘接托槽周围容易滞留食物,且难以及时清除,可能出现脱框情况,不及时治疗就会引发龋坏,重度时还需进行根管治疗。牙齿脱矿也是传统矫正中常见的问题,粘贴托槽加大了口腔清理难度,软垢沉积易导致牙齿脱矿,表现为白垩色,不仅敏感还影响美观。此外,口腔卫生不佳,牙齿周围食物残渣或软垢堆积,会引发牙龈炎,出现牙龈红肿、刷牙或吃东西出血等症状。对于唇侧骨板较薄且牙齿移动过大的患者,可能出现骨开窗现象,即根尖压迫骨质吸收,导致牙根暴露、牙髓坏死,重度时甚至需拔牙。
咬合与关节问题也是正畸后遗症的一部分。正畸治疗后可能出现咬合不整齐或异常的情况,这就需要进一步矫正或修复。同时,正畸还可能影响颞下颌关节的正常功能,导致关节疼痛、弹响等问题。
口腔其他问题也时有发生。矫治器刺激口腔黏膜或口腔清洁不当,容易引发口腔溃疡。矫治器不合适或佩戴不当,可能损伤牙齿珐琅质,影响美观和健康。而且,矫治器的存在和口腔清洁难度的增加,可能导致口腔异味。
在面部外观方面,牙套脸较为常见,表现为脸颊凹陷、太阳穴凹陷等,尤其在成人正畸中更为多见。对于高龄人群,如45岁女性正畸拔牙后,可能出现老龄脸相关问题,像两颊耷拉、法令纹加深、颧骨外扩和菱形脸等情况,主要是因为年龄导致面部肌肉流失,难以支撑拔牙后的面部变化。
复发问题也是正畸患者需要关注的。对于骨性错合以及不听从医嘱佩戴保持器的患者,矫正后牙齿容易复发。

不同人群正畸后遗症差异分析
成人与儿童在正畸后遗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。一般来说,成人正畸后遗症相对更重度。一方面可能是找的正畸医生不靠谱;另一方面,成人牙齿矫正时间长,诉求多、美观要求高,牙齿情况也较为复杂,比如备孕女性正畸。而儿童在合适年龄段矫正,相对后遗症风险较低。3 - 5岁有骨骼发育问题的儿童可进行早期干预,无问题的儿童7岁左右开始矫正较为合适。
高龄人群,如45岁女性正畸虽能使牙齿变齐、侧脸美观,但拔牙可能带来面部凹陷问题。拔智齿可能因骨吸收造成脸颊凹陷;拔四个4号牙会降低面部下庭垂直高度,使面部失去支撑,法令纹加深,脸部肌肉单薄者问题更重度。

后遗症产生原因探究
医生因素是导致正畸后遗症的一个重要原因。如果选择非正畸专科出身的全科医生,可能因技术不足导致后遗症。例如,全科医生对隐形矫正把握较大,但对自锁正畸研究不足,可能在治疗中出现问题。
自身因素也不容忽视。口腔卫生方面,若口腔清洁不到位,食物残渣和软垢堆积,易引发牙齿龋坏、牙龈炎等问题。依从性方面,不按医嘱佩戴保持器,容易导致牙齿复发;佩戴隐形牙套时,不确保每天佩戴22小时,会影响矫正成效。个体差异也是影响正畸后遗症发生和重度程度的重要因素,年龄、牙齿状况、面部肌肉情况等个体差异,会使后遗症的表现有所不同。例如高龄人群面部肌肉流失,拔牙后更易出现面部凹陷问题。
牙齿正畸后遗症虽然存在一定的可怕性,但只要大家重视起来,采取正确的措施,就能在追求美丽牙齿的同时,较大程度地避免后遗症的发生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