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深覆合是一种常见的牙齿咬合异常状况,它不仅会影响牙齿美观,还可能引发牙齿磨损、关节疼痛等一系列口腔问题,给患者带来诸多困扰。其实,深覆合的形成是由遗传、习惯、疾病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。了解这些成因,有助于我们提前预防,一旦出现深覆合情况,也能及时寻求专精牙医的帮助,制定出合适的治疗方案。

遗传因素导致深覆合
深覆合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。在家族遗传中,如果家族中有牙齿深覆合的情况,或是父母双方中的一方存在牙齿或颌骨畸形、形态异常,那么后代出现牙齿深覆合的几率会明显增大。基因的传递使得一些与牙齿和颌骨发育相关的特征被遗传下来,导致子女更容易出现深覆合这种牙齿咬合问题。比如,如果父母一方有上颌骨发育过度或下颌骨发育不足的情况,孩子就可能遗传到类似的骨骼发育特点,从而引发深覆合。

不良习惯引发深覆合
日常习惯的影响
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,如经常磨牙、口呼吸、咬下唇、过度使用前牙等,特别容易引起牙齿咬合紊乱,导致下颌骨发育异常,进而引发深覆合。磨牙是一种常见的不良习惯,长期磨牙会导致牙齿磨损不均,使得牙齿的咬合面形态发生改变,影响正常的咬合关系。例如,经常单侧磨牙,会使该侧牙齿磨损重度,导致两侧牙齿高度不一致,破坏了咬合的平衡,增加了深覆合的发生风险。
口呼吸也是一个重要因素。正常情况下,我们是用鼻子呼吸,但有些人由于鼻腔疾病或其他原因习惯用口呼吸。长期用口呼吸会影响颌骨发育,导致上颌骨变窄、腭盖高拱,进而使牙齿排列异常,更终引发深覆合。咬下唇的习惯会使下颌向前运动受到限制,上颌前牙受到向前的推力,而下颌前牙受到向后的压力,这种异常的力量作用会逐渐改变牙齿的位置和排列,引起深覆合。过度使用前牙,比如经常用前牙啃咬硬物,会使前牙承受过大的力量,导致前牙过度伸长,从而形成深覆合。
乳牙期习惯的隐患
孩子在乳牙期的一些不良习惯也可能为深覆合埋下隐患。比如,有些孩子在乳牙期有吮指习惯,长时间吮指会使上颌前牙向前倾斜,同时限制下颌骨的正常发育,导致上下颌骨发育不协调,增加深覆合的发生几率。还有一些孩子喜欢咬玩具、咬安抚奶嘴等,如果这些习惯持续时间较长,也会对牙齿和颌骨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,为日后深覆合的形成创造条件。

先天发育因素造成深覆合
儿童时期的影响因素
一些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,由于营养不良、缺乏维生素、微量元素、内分泌异常等因素,可能导致颌骨发育不良或牙齿发育异常,进而形成深覆合。在儿童时期,身体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支持骨骼和牙齿的正常发育。如果孩子挑食、偏食,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,缺乏钙、磷等对骨骼发育至关重要的微量元素,就会影响颌骨的正常生长。例如,缺钙会使颌骨的硬度和密度降低,导致颌骨发育迟缓或发育不良,从而引发深覆合。
内分泌异常也会对牙齿和颌骨发育产生影响。甲状腺激素、生长激素等内分泌激素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。如果甲状腺功能减退,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,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速度,导致颌骨发育缓慢,牙齿萌出和排列也会受到影响,增加深覆合的发生可能性。
婴幼儿时期的发育问题
婴幼儿时期,同样可能因营养不良、缺乏维生素、微量元素、内分泌异常等类似因素,致使颌骨或牙齿发育异常,更终引发深覆合。在这个阶段,孩子的颌骨和牙齿正处于快速发育时期,对外界因素更为敏感。比如,母乳喂养不足或奶粉选择不当,可能导致孩子营养摄入不全方面,影响牙齿和颌骨的正常发育。此外,一些先天性的内分泌疾病在婴幼儿时期就可能表现出来,影响生长发育,进而引发深覆合。

口腔疾病或损伤引发深覆合
牙齿疾病的作用
牙齿因过度磨损、牙周疾病(如牙周炎)失去正常的支撑结构,可能导致牙齿位置发生变化,形成深覆合。过度磨损常见于一些有磨牙习惯或长期咀嚼硬物的人,牙齿表面的牙釉质被磨损后,牙齿的形态和高度发生改变,破坏了正常的咬合关系。牙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,它会导致牙龈发炎、牙槽骨吸收,使牙齿失去稳固的支撑。当牙齿的支撑结构受到破坏时,牙齿会逐渐松动、移位,从而引发深覆合。
乳牙滞留、恒牙萌出顺序异常等口腔疾病也可能导致深覆合。乳牙滞留是指乳牙到了该脱落的时间却没有正常脱落,占据了恒牙萌出的位置,导致恒牙只能在其他位置萌出,造成牙齿排列紊乱。恒牙萌出顺序异常也会影响牙齿的正常咬合关系,例如,上颌恒牙过早萌出,而下颌恒牙萌出延迟,就可能导致上下牙弓的长度和宽度不协调,进而引发深覆合。
外伤影响
如果颌骨受到外伤,例如碰撞挤压,会影响患者正常的咬合,从而出现深覆合的症状。颌骨或面部外伤可能影响颌骨的正常发育,导致深覆合。当颌骨受到外力撞击时,可能会发生骨折、移位等情况,破坏了颌骨的正常结构和位置关系。即使外伤经过治疗愈合,但颌骨的发育可能已经受到影响,导致牙齿的咬合出现问题,形成深覆合。比如,儿童在玩耍时不小心摔倒,下巴着地,造成下颌骨骨折,经过治疗后,虽然骨折愈合了,但可能会出现下颌骨发育受限的情况,进而引发深覆合。

其他因素促成深覆合
乳牙问题的影响
乳牙过早缺失可能导致恒牙生长异常,进而产生深覆合。乳牙在儿童口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,它不仅帮助孩子咀嚼食物,还为恒牙的萌出预留了空间。如果乳牙因为龋齿、外伤等原因过早缺失,相邻的牙齿会向缺牙间隙倾斜,占据了恒牙萌出的位置,导致恒牙萌出时没有足够的空间,从而出现排列不齐、错位等问题,增加了深覆合的发生几率。
牙齿修复问题
缺失牙未及时修复等也可能导致牙齿咬合关系发生改变,进而引发深覆合。当牙齿缺失后,如果没有及时进行修复,缺牙两侧的牙齿会向缺牙处倾斜,对颌牙齿会伸长,破坏了原有的咬合平衡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种咬合关系的改变会逐渐加重,更终导致深覆合的形成。
深覆合的形成是由遗传、习惯、疾病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我们要重视这些成因,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习惯,定期进行口腔检查,预防深覆合的发生。一旦发现有深覆合的迹象,应及时寻求专精牙医的帮助,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。
